八月远方
听风低吟,看云流浪。永远的远方......
首页

 

如何看待属灵操练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属灵操练之所以会「感觉阻力重重」,尤其是像打卡式的读经、祷告等,往往并不是因为操练本身的问题,而是其背后的动机与方式可能偏离了信仰的核心。

一、从形式回归本质

(一)属灵操练的目的

属灵操练的核心目的是与神建立更亲密、更真实的关系。其本质是「爱慕神、回应神、被神改变」,而不是完成任务、获得属灵成就感、或赢得神的喜悦。

(二)“打卡”式属灵操练的问题所在

打卡式读经祷告或其他打卡式的属灵操练容易变成一种律法主义的仪式,虽然起初可能出于好意,是为了建立习惯及规律的信仰属灵生活,但若未内化为与神交流的渴望,反而会带来反感与内耗。

你可能会发现:「我读了经,却没有遇见神;我祷告了,却觉得空洞」。这是在提醒:形式已盖过了内容,手段已变成了目的。

二、警觉属灵疲劳的信号

以下这些可能是方向偏差的信号:

1. 感到属灵操练像“责任”而非“回应”;

2. 遇到操练失败时自责、焦虑,而不是回到神面前;

3. 操练缺乏喜乐和更新,更多是枯燥与压力;

4. 看重“完成”而非“同在”;

5. 对比别人属灵生活而产生焦虑或自卑。

这些都在说明:神不需要我们“表现”,祂要的是“连结”。

三、转向关系式操练

以下几个调整方向供参考:

1. 灵活的节奏而非固定打卡

比如:不设定必须完成几章,而是先祷告「主,我愿意今天与你相遇」,然后哪怕只读一节,只要有交通、有光,就够了。

2. 从任务改为对话

把读经当作听神说话,把祷告当作与神交谈。不是“我来完成”,而是“神愿意对我说”。

3. 整合生活中的属灵操练

属灵生活不仅限于清晨的时间,也可以是工作中一刻安静、散步时默想、做饭时祷告。这种「持续与神连结」往往比一次性仪式更深刻。

4. 引入身体和情感层面

比如用诗歌引发情感、用安静的环境帮助专注。信仰不只是理性,也包括感性和身体的参与。

四、从“做功”到“得恩”

当属灵操练变成“我为神做点什么”,很容易掉入人本主义的陷阱。而福音本是「祂为我成就一切」,我只不过是回应恩典。所以,不妨暂时放下“打卡”的执念,回到十字架下,重新思考:

属灵操练的出发点应该是“祂已经爱我”,而非“我要换取祂的爱”。

 

 

发布时间:2025-06-10 09:23:43 Bourne | bo@omuen.com